党的***以来,总书记针对美丽乡村建设,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、新观点、新要求,他强调中国要美,农村必须美,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。放眼当下,如今美丽乡村已经遍地开花。
除旧布新,美得有底气。走在乡村,有些原本斑斑驳驳,已经剥落的墙面经过粉刷焕然一新;原本呆板、单调的墙面出现了一幅幅构思精巧、技艺**、色彩明丽又贴近农村生活的墙画。这些墙画活灵活现、随处可见,不仅使人耳目一新,也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。路由原来的窄小坑洼变成了宽阔平整,使村民出行更加方便安全。走过河边,可以欣慰地看到“死水”变“活水”,两岸绿树环绕,有了“小桥流水人家”的韵味。美丽河道提升了乡村环境,提升了美丽乡村的整体气质。
因地制宜,美得有特色。乡村美丽,其关键元素是“特色”二字。在保持乡村原有传统的基础上因地制宜,只有经过*具匠心的打造,形成差异化的风格,才能使美丽乡村*具魅力,大放异彩。世界互联网大会让世人记住了乌镇,嘉兴学习借鉴乌镇景区的成熟理念和成功做法,打造了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“江南小乌镇”。南湖“红色精品线”、平湖“钟溪樱姿风景线”、海宁“农耕文化体验带”等,既有对乌镇的借鉴,又能依托当地的特色推陈出新,使美丽乡村各美其美,百花齐放。美丽乡村建设得好,自然会带动经济的发展,村民也由此拥有了更多创业增收的机会。
涵养文化,美得有精神。美丽乡村建设要有颜值,更要有内涵,应该成为村民们心有所寄的共同“精神家园”。如今,浙江省大力**的文化礼堂恰恰是构建村民精神家园的一个**载体。文化礼堂建立在充分挖掘地域资源,并将农耕文化、传统文化、乡贤文化和礼仪文化等融入其中的基础之上,是地域文化繁衍生息的基地。城镇化的快速发展,使得村民间的情感距离越拉越远,对“根文化”的冲击也越来越大。通过建设文化大舞台、道德讲堂、文化长廊、图书馆、陈列馆等,加强对村民思想道德和文明素养的宣传教育,弘扬主流价值、传承**传统文化,让美丽乡村在文化的浸润下焕发生机与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