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很多人眼里,吃捞面就是为了吃饱,味道好即可。但是天津人对打卤面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,在天津人眼里,虽然只是一顿面,但一点也不会比正式的宴席逊色。天津人吃面很有讲究,结婚宴请亲朋好友要吃面,过生日要吃面,大年初二要吃面,生孩子要吃面,无论如何,天津人离不开这碗打卤面。
天津的打卤面大致分为三个档次,主要体现在四盘炒菜上。**一点的有韭黄炒肉丝、清炒虾仁、桂花鱼骨、鸡蓉鱼翅针;中档次的有樱桃肉、苜蓿虾仁、熘蟹黄、三鲜炒肉;低档次的就是天津老百姓日常吃的配置,糖醋面筋丝、香干炒肉丝、韭菜炒鸡蛋、熘鱼片。
说完了拌面的炒菜在说说拌面的蔬菜,天津人称之为菜码,可以有应季的蔬菜,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搭配,大致有绿豆芽、菠菜、胡萝卜丝、黄瓜丝、白菜丝、蒜苗、水萝卜丝、豆角丝等,青豆黄豆是必不可少的,如果有重大节日,还会配上红粉皮以显气氛。
一碗好的打卤面的灵魂就在“卤子”上,天津传统的打卤面少不了香干、面筋、肥瘦肉片、木耳、黄花菜、干香菇、鸡蛋、虾仁,虾仁一定要用新鲜带壳虾仁自己剥皮才有味道,把上面的食材放在一口大锅中热油配上八角、葱姜炒香,加入高汤煮熟,*后淋上鸡蛋液和水淀粉,佐料不必添加太多,就是酱油和芝麻油,以免盖过食材的鲜味。也有一些升级版的卤子,如蟹黄、鱼翅、鲍鱼、瑶柱、虾仁、*腿等**食材添加一起熬制的卤子,味道应该不错,但是偏离了传统的做法。
大家都知道贴饽饽熬小鱼是一道天津地方特色美食,但是却很少知道它还有名子叫佛手糕千眼鱼。乾隆年间,天津南运河畔小稍口一带,有父女二人在街边开了一个小茶摊,以卖茶水和一些简单的饭菜为生。有**,茶摊上来了一位很有气派的客人喝茶,连连称赞天津御河的水清澈甘甜,喝过茶后觉得肚子饿了便吩咐老人准备一些午饭,没多久从屋里走出一位美丽的姑娘,看样子十七八岁。手里端着的盘子放在客人的桌上,盘子里的饽饽还留有姑娘纤细的手印,碟子里有无数条二寸多长头尾交错的熬小鱼。客人咬上一口贴饽饽,香脆可口,甜中带着清香,客人又夹起一条小鱼放在口中,咸中有鲜,美味至极。吃过饭客人问老人:此饭何名?老汉答道:家常便饭而已。客人看着像双手合掌的饽饽,又看了看这些麦穗大小的鱼,便说:叫它佛手糕千眼鱼吧!
后来,老百姓知道在老人家吃贴饽饽熬小鱼的客人是乾隆皇帝。从那开始,沿河两岸的人家纷纷模仿,用土砖坯垒灶,再放上一口大铁锅。用玉米面、豆面搅拌后拍成手掌大小的饼子贴在锅边,从御河里打捞的小鱼放到锅底,等到饽饽熟了的时候,锅里的小鱼也熬熟了。如今,贴饽饽熬小鱼已经成了天津一道传统风味美食,全国各地争相效仿,吃过的食客纷纷点赞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