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胜利:让传统民族美食走进千家万户

来源: 互联网

两个山沟里土生土长的农民,凭着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对梦想的不懈追求,经过一次次挫折,一路摸爬滚打,把小小的粘豆包做成了年销售额5000万元的大产业,让无数人品尝到浓浓的满族传统文化滋味。

“你把传送带再调整一下。”日前,当记者走进青龙满族自*县双合盛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时,张胜利正在和工人们一起检修机器设备。

张胜利1969年出生于龙王庙乡龙王庙村,家里还有3个弟弟。张胜利16岁初中毕业后,本有机会到秦皇岛市里上班,但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,父亲让他留在家里种菜帮助养家。三年后,二弟张全利初中毕业,二人一起种菜。后来,他们投资5000多元买了乡里**辆三马车用于卖菜。

1995年,张胜利和张全利又开了乡里**家超市。2015年,随着乡里的超市越来越多,哥俩琢磨着转型,养牛、做机制木炭……但都失败了。

“2013年春节期间,我发现有人到农民家以1元1个的价*收购粘豆包,作为拜年的礼物。”张胜利说,当时全国只有手工生产粘豆包的小作坊,还没有工厂化生产的先例。“作为满族传统的特色食品,干嘛不做粘豆包试一试呢?”

于是,他们成立双合盛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,生产“在旗”牌粘豆包及系列产品。没有现成的生产粘豆包的生产线,他们就买来生产馒头、饺子等类似食品的机器,自己动手组建生产线。“很多设备买回来并不能用,就再去寻找合适的设备。一直到近两年,我们的生产线才基本定型,还获得了七项****。”张胜利说,不管是厂房还是生产线,都是他一手设计。

然而事情的进展却并不顺利,2015年初,在春节前加班生产的紧张时刻,本应是黄色的粘豆包,有两天生产出来的竟成了黑色。“那是企业成立以来遇到的*大的一次危机,如果不能及时找到原因,就意味着创业失败!”张胜利说。

张胜利找来一位做了几十年粘豆包的老人帮忙查找原因。几天后,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,原来是泡玉米的水放少了,上面露出部分的玉米变质,导致粘豆包发黑。从那以后,企业生产开始走上正轨。2016年,6000多平方米的新厂房投入使用,企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。

投稿作者:email_1003917
首页 美食美景 文章详情

相关推荐

关于我们 | 极速版 | 电脑版 | 客户端

电话:023-62873158

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:投资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