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第三季主人公叶放:美食有道

来源: 互联网

好手艺的表述由味觉来感知,以鲜为美的食物准则, 出于对原生性自然的保护, 以**食物烹调始终有当季时的滋味。

老子在《道德经》里说“道法自然”,孔子在《论语》里也说“不时不食”,显然,顺应季节时令变化的食材理念,是我们传统的哲学思想,体现了与大自然和睦相生的文化智慧。

于是,有了江南的“水八仙”的流行,荸荠、莲藕、茨菰、水芹、茭白加上蒓菜、荸荠、芡实八种水生的产物,早在春秋时就已开始烹食,个个都是风味*特的养生宝物,民谣说“春季荸荠夏时藕,秋末茨菰冬芹菜,三到十月茭白鲜,水生四季有蔬菜”,这四季出产的时令性格,深受食客的喜爱。这一季的《舌尖上的中国》对“水八仙”做了非常新鲜的呈现,不仅介绍了做法,也介绍了其渊源,使人食味思源。

还有岭南的“春鳊秋鲤夏三黎”也值得一提,三水春鳊或西江鲂鱼,是广东人的骄傲,因鲜嫩成为每年开春必上餐桌的时味;肇庆文岌鲤,清慈禧所封的“岭南**塘文岌鲤王”;清顺德三黎鱼,宋苏轼所称的“惜鳞鱼”,因鲜甜、鲜肥而成为自明清两代的贡品。

“阴阳山泉”,无疑是中国人*富哲理的取水法。同样的泡茶、酿酒、煲汤煮粥,广东人讲究取农历七月七子时的泉水,也就是七夕的至阴之水,而江南人则讲究取农历五月五午时的泉水,也就是端午的至阳之水。所谓活水有阴阳,师天地方得正气。

“长江三鲜”,也许是我们与长江水生物*大的痛点。作为生殖性洄游的鱼类,鲥鱼、刀鱼、河豚鱼,每年开春由海入江河繁殖,产卵后再回海生长,所谓咸淡水两栖。因肉嫩肥,味珍美,被历代无数美食家所追捧,东汉时有严光以难舍鲥鱼美味为由**光武帝入仕的故事,宋有苏轼吃河豚换诗“也值得一死”的故事,而《山海经》则说四千多年前人们就吃过河豚鱼。虽然江鲜的品尝传统源远流长,可惜因长年无序的滥捕使三鲜几近灭绝,如今已明智渔禁,但愿多少年后能江鲜再现。

食物之美指饮食的鲜,也指自然的鲜,一个由鱼羊合成的字写出了食物的根本和至高原则,也写出了食材对自然的要求。饮食鲜源于自然鲜的背后,则是由一个生命的科学系统和人文体系在运行作用。

好工艺的表现由视觉来感受,以和为美的器具守则,出于对可循环生态的维护,以**器具设计兼顾到环保的科学。

投稿作者:email_1003917
首页 美食美景 文章详情

相关推荐

关于我们 | 极速版 | 电脑版 | 客户端

电话:023-62873158

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:投资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